当前位置:首页职业培训

tpm—从实鉴到管理

作者:职业培训 时间: 2025-02-09 12:42:57 阅读:646

(1)定人员

  点检作业的核心是专职点检员的点检,它不是巡回检查,而是固定点检区的人员,做到定地点、定人员、定项目等的"八定",不轻易变动人员。

  人员不必很多,一般是2~4人,不超过5人,负责几十台设备,甚至上百台设备,实行常日班工作制。他不同于维护工人、检修工人,也不同于维护技术人员,而是经过特殊训练的专门人员。其要求:

  有一定设备点检的管理理论,有实际经验,会使用简易诊断仪器;

  有办公桌,有交通工具和点检手段(如:摩托车、照相机和点检的专用工器具等);

  半天点检作业,半天实行管理、协调业务;

  具备三分维修技术、三分交际协调、四分管理技能的素质。

  (2)定地点

  预先设定好设备的点检计划表,包括明确设备的点检部位、项目和内容,以使点检人员能够心中有数,做到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点检。

  (3)定方法

  对不同的点,采用不同的点检方法,常常称"五感",即"听、看、闻、摸、对个别的酸碱度的鉴别,会使用味觉的尝",在点检的同时,把技术诊断和倾向性管理结合起来,对有磨损、变形、腐蚀等减损量的点,根据维修技术标准的要求,进行劣化倾向的定量化管理,以测定其劣化倾向程度,达到预知维修的目的。实现了较为完善的现代设备技术和科学TPM管理方法的统一。

  (4)定周期

  对于故障点的部位、项目、内容均有明确预先设定的周期,并通过点检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进行不断的修改、完整,摸索出最佳的点检周期。

  (5)定标准

  点检标准是衡量或判别点检部位是否正常的依据,也是判别此部位是否劣化的尺度。因此,凡是对象设备点检都有固定的判定标准,以使点检者掌握、熟悉,以便采取对策,消除偏离标准的劣化点,恢复设备功能的正常。

  (7)定点检业务流程

  点检作业和点检结果的处理对策称为点检业务流程。明确规定其处理程序,急需处理的隐患和不良点由点检员直接通知维护人员立即处理。不急的问题则作好记录,纳入计划检修中加以解决。这简化了设备维修管理的程序,以及实现5S管理现场作业的功效,能做到应急反映快,计划项目落实。并把这些实绩进行改善研究,反馈检查,修正标准,以提高工作效率。

  (6)定表式

  点检计划表(或点检作业卡)是点检员实施点检作业的指南,也是点检员心中的一份自主管理蓝图。点检员根据预先编制好的点检计划表,沿着规定的路线去实行作业。

  (8)定记录

  点检实绩记录,有固定的格式,包括作业记录,异常记录,故障记录和倾向记录等。这些完整的记录为点检业务的信息传递提供了有价值的原始数据。

标签: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h/1/86391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网站首页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鲁ICP备2024081150号-3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E-mail: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