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培训

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者:职业培训 时间: 2025-01-24 17:55:04 阅读:614

提起苏东坡,大家都听过他的 “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句词其实出他的《定风波》里。《定风波》刚好写在他生命中一场大风波之后。

苏轼在42岁的时候,也就是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他遭遇了一场乌台诗案。因一篇《湖州谢上表》遭到弹劾,御史台定罪说他写的诗歌,里面对皇上心存不满,讥讽朝政。这可是要致死罪的,在关了三个多月,是他的政治对手王安石把他给保出来的。

结果是被扁到黄州当团练副使,也就是现在的湖北黄冈,那是一个特别卑微的小官职。此时他生活贫困,还要在贫瘠的东山坡上自己开垦荒地,所以“东坡居士”的雅号也是在这个时候取的。

在他贬到黄州的第3个春天,“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

他跟一帮朋友去沙湖道中游玩,突然下了一场春雨,有雨具的人都先走了,同行的人觉得很狼狈,他却说“ 余独不觉”。“已而遂晴” ,一会天就晴了,感受于自己没把风雨当回事,于是用唐代已有的曲牌来做了一这首词。

“莫听穿林打雨声”, 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风雨来了,你真是被风雨吓着了吗?你其实是被它的动静吓着了。听听那呼啸的风雨声,由远而近啪啪地穿过了林子打在叶子上。其实就是下雨,但是这个动静却是可以把人吓倒。这也说明苏轼没有被眼前的情景所干扰,一种淡然豁达的心态跃然纸上。

正如于丹教授的解读:试想如果咱们平时偶尔感冒休息个一两天,如果你接100多个电话,300多条微信,再来二三十个人握着你的手跟你说,你一定要好好休养,你会不会觉得你得绝症了?这其实就是世界的动静会吓着我们,风雨也一样。

既然不被动静吓着,那就“ 何妨吟啸且徐行”, 我们为什么不吟着诗缓缓前行呢?“ 竹杖芒鞋轻胜马” ,我手里有拄拐杖,脚下有草鞋,就算在泥泞道中,我也不怕滑,我觉得比那些骑着高头大马跑的人淋的雨还要少呢,因为我没有那么快的速度啊。

所以,苏轼问了自己两个字“ 谁怕 ”,这就像我们一个人遇到困境,坚守在孤独中喃喃自语问自己,你怕了吗?试想,苏轼面对被贬来到这里,这么低迷的日子,他都丝毫不畏惧,也就更不会把眼前的风雨放在眼里。

“ 一蓑烟雨任平生 ”,人的一生哪没有风雨,何况身上还有蓑衣呢。不迎着风雨跑的人,也许被淋得更少,也许没有在风雨中落汤鸡的狼狈,人生何处没有风雨,为什么不能缓步而行呢?

下篇写得更妙, “料峭春风吹酒醒”, 突然一阵春寒过来,微冷,身上一抖,酒醒了,定眼一看 “山头斜照却相迎” ,他也没有想到这阵突然来的雨这么快就过去了,山头的斜阳温暖的照射过来了,心想那些仓皇逃跑的人还没有看见这样的斜阳呢?

“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回头看看刚才经历的风雨萧瑟,无所谓了,无论晴空万里还是风雨交加,都要坚定地往前走。风雨可能是晴天的前奏,而晴天也都藏着未来的风雨,人生就在风雨和晴天中交错而行,为什么不把自己放的轻松一点,缓缓地走过这一生呢?

词的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整首词体现了苏轼身处逆境,无所畏惧,关于人生的沉浮,泰然处之的旷达洒脱胸襟。

有人说,若论古代最豁达潇洒的文人,一定非苏轼莫属。更有人说,他的后半生不是在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但是这一路他却写下来很多流传千古的佳作。

被贬黄州,他说“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被贬惠州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被贬儋州 “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慰平生。”

无论身处何地,他都能坦然面对,享乐其中。

他 位列唐宋八大家,论书法,他是苏黄米蔡之首;论诗词,他和辛弃疾并称苏辛词派,开创了宋词的豪放旷达之风。所以,这样一个人不是官职才能够决定他的成败的,他一生都在做自己, 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齐帆齐商学院12期28天写作特训营第14篇            1490字    累计字20575字

标签: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h/1/95021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网站首页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鲁ICP备2024081150号-3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E-mail: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