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臣上朝时手里拿的是笏板,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
笏板最主要的用途,是古代大臣朝见天子时,用来记录天子的命令或旨意,也可用来书写向天子上奏的章疏内容,为备忘提示用。
古人没有发明纸张之前,如果私用,则成为书籍的功能,也称“牍”。如果官员将其随身带着上朝用,则称为“笏”。
及至后来纸张普及后,笏便成为礼节性用品,材料由竹木上升到玉或象牙。唐代武德四年以后,使用笏竟开始有了等级之分。
五品官以上才能用象笏,六品以下用竹笏。对形状也有规定,三品以上的笏,前拙后直,五品以上,前拙后屈,后又改为上圆下方。
明代则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用象笏,五品以下的官员就没有资格用它了。这与当代官员用笔记本不同,没有严格的等级之分。
笏的废弃使用是从清朝开始的,原因是满族人是以骑马为主,手要拿鞭子牵马绳,空不出手来拿笏,于是就不用了。
扩展资料:
笏板的规格
笏板的长度大约2尺6寸,中宽3寸,此物件虽然不大,但却很贵重, 这是由它的质地决定的。笏分别用玉、象牙或竹制成。最早出现的年代应在春秋以前,史学家认为在商朝就可能开始使用了,是古代中国官员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办公用品。
《礼记》中记载“笏长2尺6寸,中宽3寸”,由于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于今天的2尺6寸。唐代武德四年以后,五品官以上执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做的笏。
明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五品以下不执笏;从清朝开始,笏板就废弃不用了。
笏板在中国古代也是地位的象征。如《北史·李穆传》∶"其一门执象笏者百余人。"是说,一家有百余人位居高位。
另明朝归有光《项脊轩志》∶"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归有光的祖母拿先人的象笏勉励他勤奋读书,希望归有光将来也能执笏在朝为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笏板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i/1/1223057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5 21:23:56职业培训
2025-01-05 21:23:48职业培训
2025-01-05 21:23:47职业培训
2025-01-05 21:23:46职业培训
2025-01-05 21:23:45职业培训
2025-01-05 21:23:44职业培训
2025-01-05 21:23:35职业培训
2025-01-05 21:23:34职业培训
2025-01-05 21:23:34职业培训
2025-01-05 21:23:33职业培训
2024-12-08 02:31职业培训
2024-12-22 12:44职业培训
2024-12-01 12:52职业培训
2025-01-07 21:57职业培训
2024-12-10 09:31职业培训
2025-01-06 01:47职业培训
2024-12-16 20:16职业培训
2025-01-01 14:04职业培训
2024-12-14 04:46职业培训
2025-01-02 12:58职业培训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