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阶段,教师通常强调学生对定义、法则、公式和例题的记忆,学生们往往通过模仿来完成作业,而忽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忽视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进入初中后成绩大幅下滑,甚至出现对中学数学学习的不适应。因此,要做好中小学数学知识的衔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正确利用好六年级的新课标教材。新人教社六年级教材注重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过渡,要求六年级数学教师不仅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充分理解新课标和新理念的具体要求,还要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明确中小学每部分教材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和处理教材。教师还应提升自身的数学文化素养,提高数学教学的艺术和能力,加强与学生的亲和力,树立为学生的终生发展着想的大数学意识。
其次,教学内容的衔接与延伸。在学习新知识时,初中可以更多地利用小学的旧知识,形成旧知识对新知识的正迁移,逐步消除负迁移,这是解决初一数学教学与小学衔接的有效途径。教师还应善于引导学生利用新知识解决问题,采用比较的方法,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是解决初中数学教学与小学衔接的又一途径。教师应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代数解法比算术解法的好处,帮助学生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把“未知”上升到与“已知”平等的地位,培养“方程化”思想。
最后,教学方法的衔接与提升。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注重的是观察、操作等直观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中学则要加强培养学生探究、归纳、猜想、证明的能力。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数学活动,创设数学情景,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教师还应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所表现出的不同认知水平。教师应把证明看作数学活动的自然延续和必要发展,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同时,教师应把数学活动作为数学教学的中心,一切教学都围绕数学活动展开,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总的来说,只要我们从挖掘教材、内容的衔接与延伸、方法的衔接与提升三方面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就能使每一个学生升入初中后能较快地适应中学数学的学习,从而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够稳步提升。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i/1/1310783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 04:51:49职业培训
2025-01-08 04:51:48职业培训
2025-01-08 04:51:48职业培训
2025-01-08 04:51:47职业培训
2025-01-08 04:51:46职业培训
2025-01-08 04:51:38职业培训
2025-01-08 04:51:36职业培训
2025-01-08 04:51:35职业培训
2025-01-08 04:51:34职业培训
2025-01-08 04:51:34职业培训
2024-12-09 15:30职业培训
2025-01-06 15:37职业培训
2024-12-23 11:57职业培训
2024-12-17 10:07职业培训
2024-12-23 02:15职业培训
2024-12-23 11:16职业培训
2024-12-11 09:24职业培训
2025-01-07 06:30职业培训
2024-12-22 12:34职业培训
2024-12-05 06:02职业培训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