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培训

供应链协同、互联网+,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十个方向!

作者:职业培训 时间: 2025-01-16 01:14:08 阅读:101

互联网对商业环节的渗透与改造是自下而上的过程,始于与消费者最近的广告营销端,然后深入零售与分销领域,最终冲击生产制造环节。这个过程中,生产方式、管理理念、设备与原材料都将发生革命性变化。

制造业的互联网化是协同升级的一部分,其改造动力来源于下游流通与消费端。下游互联网化程度越高,对上游制造环节的倒逼作用就越明显。例如,图书行业零售端的互联网化超过50%,这促使印刷出版等环节高度互联网化,数字出版和发行变得普遍。纺织服装行业同样呈现30%以上的零售端互联网化,意味着全国每100件服装中,就有30件通过互联网销售。这些现象对生产制造环节产生了巨大的倒逼力量,促使服装工厂加速柔性生产,缩短生产周期,并改变生产方式和装备。

在B类客户主导的制造业中,互联网+的需求更多来自企业间的协同需求,动力同样源自下游客户。例如,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的普及,通过在产品中嵌入传感器,实现数据上传至云端,这需要下游客户有分享数据的需求。

制造业的互联网转型中,C2M模式需要具备零售基因和塑造品牌的耐心,并非所有企业都能胜任。因此,制造业更实际的转型方向是供应链服务。以服装工厂为例,如果在生产过程中了解到品牌商需要加速A款式的生产和交期,而减少B款式的生产,这体现了供应链协同的价值。消费品和工业品的生产制造,特别是2B业务,都可通过供应链协同实现价值最大化。

要实现供应链协同,首要任务是打通电商大数据、ERP和MES系统,实现纵向一体化。生产制造端需要优化ERP与MES系统,实现内部协同。ERP负责企业层级的资源计划管理,而MES则关注车间层的管理。当企业内部系统集成,需要对接电商大数据,这要求合作伙伴具备协同意识、信息化水平、数据接口标准和激励机制。一旦产业链全面集成,实时协同的供应链形成,IT时代的CPFA系统(协同规划、预测与补货)将得以实现。

柔性化生产是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未来,中国将面临大批量生产、低成本取胜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东南亚的趋势,而小批量、定制化的柔性制造产能将成为关键。柔性化生产意味着生产线能在大批量和小批量之间灵活切换,满足品质、交期和成本一致的要求。

车间内的柔性化生产在互联网出现前已有实践,如丰田式生产方式(TPS)通过消除浪费提高效率,并实现快速换模和单件流。同时,细胞生产、大规模定制等模式也展示了柔性化生产的另一种思路。因此,柔性化生产与互联网无关,互联网解决的是更大范围的产业链协同问题,包括生产制造企业与下游客户、上游原材料商和设备制造商之间的协同。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快速响应市场而非降低生产成本。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小批量、多品类的趋势要求企业具备快速响应能力。这不仅解放了下游客户从库存积压和断货停产的风险,也及时把握了市场销售机会。

迈向工业4.0,精益生产和IE(工业工程)是不可或缺的基础。IE是提升效率和成本降低的关键,但其在历史上的误解限制了其在国内的广泛实施。精益生产、6Sigma、TOC和5S等现代管理实践均建立在IE的基础上。要实现工业4.0,制造业需从工业3.0的精益生产开始,乃至更早的IE课程。

“机器换人”策略的关键是实现软件的柔性化、敏捷编程或自动编程。自动缝纫机虽然提高了产能,但限制了单一款式的大批量生产,与柔性化生产相悖。实现柔性化生产的关键是软件的灵活性,以及生产线的硬件与管理软件的同步规划。

制造业转型需从C2B模式的整体视角出发,考虑产供销一体化。商业模式的转变是整体性的,需要协同创新,实现客户定义价值、SNS营销、拉动式配送体系和柔性化生产。如果制造业无法实现批量可大可小的柔性化生产,C2B模式将难以彻底实施,下游企业可能将库存压力转嫁给制造业。

综上所述,制造业转型需聚焦供应链协同、柔性化生产、快速响应、精益和IE、C2B模式等关键领域。通过这些方向的深入探索和实践,中国制造业有望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标签: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i/1/58759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网站首页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鲁ICP备2024081150号-3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E-mail: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