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培训

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错误的原因)

作者:职业培训 时间: 2025-02-05 18:40:50 阅读:105

首先你要知道宋朝的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

背景:赵匡胤黄袍加身 ,以武力夺取皇位,也是不怎么道德,为了自己建立的朝代不重蹈覆辙,怕以后有人和他一样兵权在握,夺了他子孙的皇位,所以他集权集权再集权。 为了削弱了宰相的权利,门下省并入中书省,尚书省也进一步削弱基本无权,至此三省并无真正的长官。

宰相的权利一分为三:枢密院、中书门下省、三司,分别掌管军事、政治、财政(这也是宰相制度开始走向没落的开始)。三者权力相当,枢密院掌管军事但是没有调动军队权利;中书门下省是掌管朝政,长官称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称为宰相,而副相称“参知政事”(元丰改制后,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行侍中职,“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行中书令职,他们是正宰相。这时,参知政事的名称被取销,而增设了四名副宰相,即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尚书右丞。);三司掌管财政,长官“三司使”被称为“计相”;杜绝了唐朝时的宰相专政的问题。

所以这一切都是为了皇帝集权,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而对应的,设置“参政知事”就是削弱宰相的行政权而不是财权 。(累死了,希望能帮助你。。。其实宰相制度不是我们这些人所能说的清的。也只能是从表面现象帮你分析)

标签: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i/1/797479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网站首页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鲁ICP备2024081150号-3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E-mail: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