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数加上零还得:原数。
小学数学如何跟生活相结合
1、导入生活化,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熟悉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内容最容易被学生接受,类似的学习对象容易被学生感知,并能促进知识的迁移。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生活情境导入课堂,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创造性地把教材中的数学问题转化成生活问题。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数学广角——搭配(一)”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一个外出春游的活动,外出时出示红白两件上衣和黑绿蓝三件裤子让学生搭配出不同的穿法去游玩。不同的学生会搭配出不同的套装,有的学生喜欢白上衣和黑裤子、有的喜欢白上衣和绿裤子、有的喜欢红上衣和黑裤子等。
2、教学生活化,结合生活实际探究新知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为了使学生能比较轻松的掌握数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让教学内容成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化的题目。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长方体的认识》时,课前安排学生动手制作或者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长方体盒子,课堂中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实物,通过摸一摸,找一找、比一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这些长方体都有什么样的共同点,从而概括总结出长方体的特征。
这样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有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同时也让学生在愉快的玩中学习,通过亲身经历而学到的知识,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3、知识生活化,从虚拟化到现实化
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引导学生对现实世界的客观事物数学化,把数学概念、数学命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将数学知识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使生活世界中的经验得以提升成为“数学”。
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常用的容积单位升、毫升的认识时,教具准备了学生们所熟知的“一盒牛奶250mL、一瓶矿泉水550mL、一桶桶装水25L”这些不同的实物。通过这一系列的实物,让学生看到了、摸到了升、毫升这些单位所表示的大小。
最后让学生举例说明在生活中哪些物品的体积可以用大约1L、100mL、500mL、50L来做单位。这样,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经过讨论、探索、交流等活动,获取了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的认识及其进率的转换,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j/1/1310528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 04:43:41职业培训
2025-01-08 04:43:40职业培训
2025-01-08 04:43:40职业培训
2025-01-08 04:43:39职业培训
2025-01-08 04:43:31职业培训
2025-01-08 04:43:29职业培训
2025-01-08 04:43:29职业培训
2025-01-08 04:43:28职业培训
2025-01-08 04:43:28职业培训
2025-01-08 04:43:17职业培训
2024-12-06 10:50职业培训
2024-11-27 02:46职业培训
2024-12-13 23:18职业培训
2024-11-26 13:10职业培训
2025-01-02 23:49职业培训
2024-12-01 19:07职业培训
2024-12-08 12:30职业培训
2024-11-29 11:34职业培训
2024-12-21 22:25职业培训
2024-12-22 20:07职业培训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