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分页与分段机制主要涉及存储管理、地址变换、段式与页式存储方式以及段页式存储管理。分页管理将用户程序的地址空间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页与物理块大小相等,实现离散分配。分页系统中引入页表,实现从页号到物理块号的地址映射。地址变换过程包括逻辑地址到页号与页内地址的分离、页表查找、物理块号获取及存取控制检查。具有快表的地址变换机构加速查找速度。分页机制中,逻辑地址空间为一维,页的大小固定,由系统确定,页内地址为固定长度。
分段管理则是将用户程序的地址空间划分为大小不等的段,每段包含一组相对完整的逻辑信息,如程序段、数据段等。分段系统引入段表,包含段号、段长、起始地址及存取控制信息。地址变换过程包括段号与段表长度比较、段表查找、段内位移量与段长比较、存取控制检查及计算物理地址。分段机制使地址空间为二维结构,段的长度由逻辑信息的长度决定,更便于实现共享与保护。
分页与分段的主要区别在于: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用于实现非连续分配,分页系统强调内存利用率。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包含一组相对完整的信息,分段系统注重逻辑结构、共享与保护。分页系统逻辑地址空间为一维,段页式存储管理结合了分页与分段的优点,通过段表和页表实现二维地址空间管理,提高内存利用率与逻辑结构表达能力。
分页与分段的概念可以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来理解。比如去听课时,使用纸质笔记本做笔记,可以采用分段或分页管理方式。分段管理类似将笔记本划分为不同部分,每部分记录特定课程的笔记,便于复习;分页管理则是将笔记连续记录,但在第一张纸上创建目录,记录每部分笔记的起始位置,方便快速定位。分页管理中,页表用于记录物理块号,便于访问。
段页式存储管理结合分页与分段的优势,将作业地址空间划分为逻辑分段,每段进一步划分为大小相等的页,实现二维地址空间管理。段页式系统引入段表与页表,分别记录段号、页表始址、页表长度,以及每一页的物理块号。地址变换过程包括段表与页表查找、存取控制检查与物理地址计算。
总结分页与分段机制的关键点,理解它们在存储管理、地址变换、段式与页式存储方式以及段页式管理中的应用与区别,对于深入掌握计算机存储系统的基础知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选择与应用分页与分段策略,可以优化内存使用、提高程序逻辑结构的清晰度与逻辑信息的共享保护能力。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j/1/1316114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 07:51:44职业培训
2025-01-08 07:51:44职业培训
2025-01-08 07:51:35职业培训
2025-01-08 07:51:34职业培训
2025-01-08 07:51:33职业培训
2025-01-08 07:51:33职业培训
2025-01-08 07:51:32职业培训
2025-01-08 07:51:23职业培训
2025-01-08 07:51:22职业培训
2025-01-08 07:51:21职业培训
2024-12-01 11:23职业培训
2024-12-03 22:47职业培训
2024-12-17 13:25职业培训
2024-11-27 18:02职业培训
2024-12-29 20:46职业培训
2024-12-15 08:48职业培训
2024-12-04 01:54职业培训
2024-12-22 03:52职业培训
2024-12-12 02:30职业培训
2024-12-04 10:14职业培训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