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培训

翻译目的论的介绍

作者:职业培训 时间: 2025-02-08 05:44:27 阅读:713

翻译目的论,或Skopostheory,是将希腊语的“skopos”(目的)应用于翻译研究的核心理论。该理论强调翻译行为的首要考虑是其目的,即译文所要达成的目标。弗米尔等学者使用“目标”、“目的”、“意图”和“功能”等术语,但区分了发送者的目的(意图)和接受者期望决定的功能。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接收者的文化背景、知识需求、期待和交际需求,每个翻译作品都应针对特定的受众群体,因此,翻译是为特定目标受众在目的语环境中的语篇创作。

翻译目的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学者如赖斯、费米尔、赫兹·曼塔利和诺德等人发展起来。功能派翻译理论经历了多个阶段,其中赖斯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费米尔的观点认为,翻译的最高原则是关注目标受众。诺德作为目的论的进一步发展,她继承并扩展了这一理论,使得原文在目的论框架下的地位低于对等论中的位置,强调了翻译过程中目的导向的重要性。

标签: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j/1/1316591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猜你喜欢
热门标签

网站首页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鲁ICP备2024081150号-3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E-mail:ad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