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的!
历代音韵系统归纳
对古汉语音韵学的研究,学术界习惯以国际音标来注音,而不是现在通用的“汉语拼音”,理由是现代汉语拼音基本上是“北京音”,声韵母极为有限,组合方式也相对单调得多。
所以,下文出现的音标都是国际音标,读者需要用音标发音来读。对于某些读者比较陌生的国际音标,文中尽量会用拼音注释。但是,如果是论坛导致国际音标无法显示,本人再另想办法。至于声韵部例字和诗词例证,限于篇幅, 仅列举少量。
隋-中唐音系(581-836)
对这一时期的古汉语语音研究,学术界主要是以《唐诗三百首》,陆法言《切韵》,陆德明《经典释文》,玄应和尚的《一切经音义》作为基础。而且玄应和尚在长安生活长达20年,而且他的著作屡次提到“正音”,可以判定为以长安语音为代表的当时汉语音主流,而《唐诗三百首》集合了唐代各地诗人的名作,而且得以广泛流传,更是对当时语音的直接反映。
隋-中唐时期的声母:共有33个声母,但是到了天宝年间,知切澄三母出现,变成36声母。但仍未产生轻唇音,也仍然没有产生舌上音(即卷舌音)。
发音部位: 双唇 唇齿 舌尖前 舌尖中 舌叶 舌面前 舌跟 喉
(未出现)
不送气清塞音: 帮非 端知 ------- 知 见 影
送气清塞音: 滂敷 透彻 -------彻 溪
浊塞音: 并奉 定澄 --------澄 群
鼻音: 明微 泥娘 日 疑
边音: 来
闪音(未出现):
不送气清塞擦音: 精 庄 照
送气清塞擦音: 清 初 穿
浊塞擦音: 从 床 神
清擦音: 心 山 审 晓
浊擦音: 邪 俟 禅 匣(喻三)
半元音: 喻四
隋至中唐的声母和魏晋南北朝完全一致,唯一的变化是到了唐天宝年间,知彻澄三母从用舌尖中发音的端定透三母中分化出来,变为舌面前发音。
隋-中唐时期的韵部:由于第一次民族融合高潮刚刚结束,带来了更多的韵部。这一时期的韵部共有50个。
阴声 入声 阳声
模 沃 冬
鱼候 屋 东
觉 江
歌豪 铎合阖 阳覃寒
麻肴皆 结洽 删咸
废 陌月业 庚元严
肖祭 薛叶 仙盐
微 职物蒸 文
脂 锡质缉 青真侵
隋至中唐韵部分化合并都很多,如歌部分化为歌麻两部,肖部分化为肖豪肴三部,耕部分化为庚青两部,冬部分化为冬江两部。反之,之支脂三部合并为脂部,职得两部合并为职部,得部消失。
隋-中唐时期的声调:仍然是“平上去入”四大调。但是,具体的清浊,阴阳等,由于资料的缺乏,这个研究要留待后来者了。
晚唐-五代音系(836-960)
对这一时期的音韵研究,主要是依据南唐朱 皋羽
的作品中提到的反切。因为他的反切与《唐韵》不符,而《唐韵》的前身是《切韵》,这就证明了,他使用的音韵不同于中唐时期,属于当时的语音。这是很宝贵的语音资料。
晚唐-五代声母:这一时期的声母继承了唐天宝年间发展来的声母,共有声母36个。
和中唐时期声部的区别是:非敷,从邪,床禅合一。而中唐时期的照部分为庄照两部,穿分为初穿两部,审分为山审二部。
并且明微开始分化,出现了唇齿音。
发音部位: 双唇 唇齿 舌尖前 舌尖中 舌叶 舌面前 舌跟 喉
不送气清塞音: 帮 端 知 见 影
送气清塞音: 滂 透 彻 溪
浊塞音: 并 定 澄 群
鼻音: 明 微 泥 娘 疑
边音: 来
闪音: 日
不送气清塞擦音: 精 庄 照
送气清塞擦音: 清 初 穿
浊塞擦音:
清擦音: 非敷 心 山 审 晓
浊擦音: 奉 从邪 床神禅 匣
半元音: 喻
晚唐-五代韵部:经过民族融合,这一时期的韵部减少为40个。
阴声 入声 阳声
鱼模 屋烛 东钟
歌戈 觉卓 江窗
豪袍 曷末 寒恒
来 合阖 覃谈
麻蛇 药铎 阳唐
肴包 结辖 删山
佳皆 恰狎 咸衔
灰堆 没骨 庚青
魂?
晚唐韵部的最大改变是东冬钟,屋沃烛这三个韵部跟别合并了。晚唐的李涪在其著作《刊误》中说:“(陆)法言平声以东农非韵,以东崇为切,上声以董勇非韵,以董动为切,去声以送种非韵,入声以屋烛非韵,以屋宿为切,何须东冬中终,妄别声律哉?”
他认为陆法言用东冬中终分部是不正确的。确实,在晚唐时期,此三部已经合并。很明显,李涪也犯了个错误,就是没有认识到“世界万物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所以,才去对《切韵》做什么“刊误”。
《切韵》在其成书年代,何误之有??
晚唐-五代声调:继续继承了“平上去入”四类,但全浊音上声转变为去声。学术界称之为“浊上变去”,古汉语语音开始逐渐清化。至于其他具体的阴阳清浊,则因为资料缺乏,有待后来者。
粤语统一以广州话为代表,现代广州粤语有20个声母,不过广州话不分l,n,但是绝大多数的粤语次级方言是分的。
发音部位: 双唇 唇齿 舌尖 舌叶 舌跟 舌跟(圆唇) 喉
不送气塞音: 帮 端 见 君 安
送气塞音: 滂 透 溪 群
鼻音: 明 泥 吴
边音: 来
不送气塞擦音: 照
送气塞擦音: 穿
擦音: 审 晓
半元音: 云 喻
现代广州粤语共有49个韵部,是汉语方言中韵部最多的,也是最接近中古汉语韵部音系的方言:
阴声 入声 阳声
姑灰 屋末 东恒
歌模怡 铎曷 唐寒
靴 居 药术 阳淳
麻肴皆 发狎白 耕删覃
候齐 得质缉 庚真侵
遮微
支肖
职薛叶 清先盐
鱼 月 元
现代广州粤语有9个声调: 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中入,阳入。
需要指出的是,粤方言内部差异最大的勾漏粤语,有10个声调。
本文地址: http://www.goggeous.com/g/1/679636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5-01-08职业培训
2024-12-16 03:03:08职业培训
2024-12-16 03:03:07职业培训
2024-12-16 03:03:06职业培训
2024-12-16 03:03:05职业培训
2024-12-16 03:03:04职业培训
2024-12-16 03:02:57职业培训
2024-12-16 03:02:56职业培训
2024-12-16 03:02:55职业培训
2024-12-16 03:02:55职业培训
2024-12-16 03:02:54职业培训
2024-12-07 08:18职业培训
2024-12-31 18:18职业培训
2025-01-05 03:31职业培训
2024-12-03 13:36职业培训
2024-12-07 02:14职业培训
2025-01-04 20:51职业培训
2024-12-17 14:02职业培训
2024-11-27 02:51职业培训
2024-12-22 18:51职业培训
2024-11-26 21:11职业培训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